三、建立主体间的交往机制
叶澜认为:“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,在一定意义上,教育是人类的特殊的交往活动。”②“交往的教育过程观,不把教育过程看成‘主体—客体’的对象化模式,而是看成‘主一客—主’的交往实践模式。”③交往实践模式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在教育过程上的体现,它强调教育过程要从“灌输”“约束”转向“发展”“引发”和“解放”。教育过程的本质不是约束人的内在力量,而是要启发、引导、发展人的内在力量。主体性教育就是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,通过启发、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的教育需求,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将社会的要求内化到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,从而建构其主体性。这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双重角色,他们共同参与教育活动,在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实践中促进主体性的共同建构。④
和学新同样把师生交往当作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基本过程。他把“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师生双方主体性共同发挥与建构的过程”①。教育活动的效果在于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教师和学生,他们绝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,而是积极能动地作用于教学活动。他认为,活动是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和源泉,主体性教学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往而实现的活动,教育要坚持活动性原则,教师要把活动性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,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,能主动、积极地动手,动口,动眼,动耳,动脑,去行动,去实际操作,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,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。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