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铁锸,长13厘米,宽12厘米,厚2.9厘米
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意义不仅止于文物本身,更重要的是铁锸背后的“故事”。
耕田为食 梦回田园,追寻凉山数千年农耕足迹
东汉庖厨俑
一年四季,春种,夏长,秋收,冬藏;一日三餐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农耕,代代相传于中华五千年,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,根深蒂固。
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远古的农耕时代。
据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记载:“邛都夷者,武帝所开,以为邛都县。无几而地陷为汙泽,因名为邛池。南人以为邛河。后复反叛,元鼎六年,汉兵自越水伐之,以为越樯郡。其土地平原,有稻田。”
凉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600年前,随着盐源盆地皈家堡遗址的发现,成为目前川西南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。而在遗址内出土的大量农耕、渔猎用具,以及马、猪、鹿等动物遗存,揭示了凉山先民经济形态的复杂性:既有旱作农业经济,同时兼有发达的渔猎经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