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确,《元史》编纂者只求速成,没有采集当时已有的史料,如《元朝秘史》、《黑鞑事略》、《蒙鞑备录》、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及《辍耕录》等,由于文献搜求不完备,所以未能反映元朝历史的全貌。《元史》记事主要在世祖忽必烈以后,而对此前太祖成吉思汗、太宗窝阔台、定宗贵由、宪宗蒙哥四朝73年的历史,记载过于简略,尤其对蒙古起源不曾涉及。而对有的材料,纂修者根本来不及推敲,只好照抄各种资料,略加删节,辑集成书。当然,造成《元史》纰漏的原因很多,其中元代史料内容贫乏甚至存在舛谬,也是一个主要原因。如元代官修的《经世大典》、《大元一统志》等书就有不少问题。因此,《元史》成书后,不断有人对《元史》进行补证以至于重撰。
但是从总体来看,《元史》的及时撰修和迅速完成,是在三十余名有才华的学者参与,有保存完整的元13朝实录、《经世大典》等重要史料以及采集来的大量资料为依据的前提下进行的。其时元朝刚刚灭亡,作者都是由元入明的学识渊博之士,对元朝情况十分熟悉,史料搜集也相对容易,因而《元史》记述元代历史较为完整、系统、可靠。如顺帝以外的本纪,其材料皆采自元13朝实录,而元实录今已失传。志、表部分的材料,主要来自《经世大典》,该书今已残缺,因此仅就这两部分的情况看,《元史》确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另外,《元史》在体例上有一个明显特点,就是纂修者对历代正史的体例作了全面考察后,择善而从,本纪以两汉书为准,表以辽、金史为准,详于本纪,表灵活运用,内容丰富,各具特色。因而,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《廿二史札记》中说:《元史》虽然不无缺陷,“然元史大概,亦尚完整……一朝制度,亦颇详赡。……阅《元史》者,不得概以舛误疑之也。”对《元史》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