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阗国王供养像
(五代,907年-960年)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的供养像,像前方有墨书榜题:“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……即是窟主。”画中国王高约2.8米,头戴冕旒,冠顶有北斗七星、走龙、宝珠等装饰,冠盖下盘龙缠绕,嵌以绿色宝石,与前后下垂的各六行旒珠互相辉映。于阗在汉代时隶属“西域都护府”,汉唐以来,一直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。
张骞像
张骞(?-公元前114年),字子文,西汉成固人,汉代卓越的探险家、旅行家与外交家,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。汉武帝时,张骞以军功受封为博望侯,后又拜为中郎将。图为陕西省城固县以西3公里处博望镇饶家营村张骞墓中的张骞雕像。
西汉疆域的扩张
秦帝国曾把中国东南收入版图,设立闽中郡、南海郡、桂林郡、象郡4郡。秦帝国覆亡,它们又脱离中国,分别建立3个王国。其中2个为在东南地区居住的越族建立,包括闽越王国(今福建福州)和东瓯王国(今浙江温州),闽越王和东瓯王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。
秦朝末年,陈胜吴广起义,揭开了反秦战争的序幕,各地纷纷响应。东瓯王雒摇和闽越王无诸率越人参与其中,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,接着又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战争,为刘邦战胜项羽贡献了力量。公元前202年,刘邦登上皇位,复立无诸为闽越国王,无诸日渐成为西汉时期兵重一方的异姓诸侯。无诸被正式册封为闽越王后,仿效中原,在福州建都城——冶城。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著人物,被人尊奉为“开闽始祖”。公元前200年,雒摇受封为“海阳齐信侯”,时称“闽君”或“闽越君”。汉惠帝三年(公元前192年),汉廷以“举高帝时越功,曰闽君摇功多,其民便附。乃立摇为东海王,都东瓯,世俗号为东瓯王”。自此雒摇定都东瓯(今浙江永嘉,近年也有学者提出在温岭市大溪镇境内),重建东瓯国,成为瓯越中兴之祖。汉初因功对无诸和雒摇封王,闽、瓯两地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,并不完全服从于中央汉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