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华杉讲透】
这一段,字里行间皆浩然正气,翻开书卷,则浩气喷薄,直贯九天,范家家风,让人肃然起敬。范滂视死如归,真正体现了“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,求仁得仁,夭寿不二”的精神。他知道这社会是怎么回事,也不为自己的遭遇觉得冤屈,坦然接受,不连累别人。范滂的母亲呢,她说你既然有了美名,又想要求长寿,那怎么可以兼得呢?这就是勇往直前,夭寿不二,不苟且偷生,不有利必趋,不有害必避,求仁得仁,何所怨?可见范滂就是她教育出来的儿子了。
《论语》记载孔子和冉有的对话:“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
冉有问孔子:“老师认为伯夷、叔齐是怎样的人呢?”孔子说:“是古代的贤人啊!”子贡又问:“那他们有怨言吗?”孔子说:“他们追求仁德,也实现了仁德,何怨之有?”
所谓无怨无悔,是价值观,跟结果没关系。我一直是按我的价值观做的,也实现了我的价值观,当然无怨无悔。
范滂给儿子的遗言:“我要教你做坏事呢,坏事不能做。我要教你做好事呢,那我自己就不要做坏事。”他所指的不做坏事,一是总结自己过去一生的行为,二是指不负罪逃亡,不管自己是否冤屈,尊重国家的法律,尊重法律的判决,要申冤,也留给后人吧!这和苏格拉底拒绝逃亡,饮下毒酒,是同一种精神。